Browsing: 历史

  Lex Fridman新上线一期节目,嘉宾马斯克(Elon Musk),这也是马斯克第四次接受Lex Fridman的访谈。   这个访谈里提及了中国。虽然内容不多,但对塑造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故事,都是有启发的。   Lex Fridman是一个深度访谈节目,每档节目数个小时,形式为对谈,中间无剪辑。嘉宾主要是前沿领域的科学家、科技工作者、企业家与其他社会知名人士。马斯克算是节目常客了,在访谈中表现轻松,但有些疲态,时而有些抽离。   一、关于中国的内容   这期节目里,Lex Fridman问到马斯克中国问题:中美冲突是否不可避免?如何避免?比如是否加强双方的沟通?因马斯克在中国投资做企业,也接触过许多中国政府官员,对此问题应当有洞见。另外,Lex也请马斯克介绍一下他所了解的中国。   以下是马斯克的看法。   1.中国有许多聪明且勤劳工作的人,比美国这样的人多很多。这些人都充满能量。   2.这些年,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比美国厉害得多:火车站、高铁、高楼大厦,等等一切。建议去北京或上海看看:看看高楼大厦,坐坐高铁。从北京坐到西安,看看兵马俑。中国的历史非常悠久。中国的文字是人类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也就是最古老的。   3.中国历史上一直都关心本土事务(internally focused),不属于对外扩张(“acquisitive”)型的,不会跑出去侵略一堆国家。   4.举例而言,中国历史上有很多内战,这些内战非常暴力。比如三国时期的内战,中国可能因此损失了70%的人口,美国内战是大巫见小巫。今天在中国的人,考虑中国本土问题是十倍于国外问题的。换言之,中国人考虑的事情里,90%是关于国内的事情。   5.中国不是“铁板一块”(monolithic),不是全国上下一个主体、一种想法。这一条非常重要,因为美/西方很多人喜欢将中国人都描述为或想象为被“洗脑”了的,所有人都是一个想法,没有自己的意志,不能或不敢有自己的意志。这是矮化中国人最为恶毒的一招,相当于把中国人描绘为“人型动物”,剥夺了中国人作为“人”的主体能力和行动能力(agency)。   6.为了解释中美关系,马斯克说了一段美国:   1)历史上很多大国都是对外扩张型(acquisitive)的,但美国就是一个罕见的特例,美国不算是对外扩张型的。比如二战后,美国有核弹,可以不费一兵一卒拿下任何国家,但美国没有,反而帮助欧洲和日本重建。这个从大历史上看是个很罕见的事情,应该说前所未有   2)美国是有很多问题,人们经常批评美国,但从历史来看,美国还算是好的(马斯克是将美国与历史上的各种帝国相比)。美国做过不少“大善举”(conspicuous…

  自1921年仰韶文化发现以来,中国现代考古学走过了百年历程。100多年来,几代考古人筚路蓝缕、不懈努力,取得了丰厚成果。2019年,中国考古博物馆建设正式启动。几年来,中国考古博物馆一直在探索怎样用考古成果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曾经说过:“考古是人民的事业,不是少数专业工作者的事业。人少成不了大气候。我们的任务正是要做好这项把少数变成多数的转化工作。”中国考古博物馆秉持“考古是人民的事业”理念,将经过田野考古科学调查发掘出来的文物从库房里解放出来,将生涩的考古学知识进行创造性转化;积极弘扬灿烂的中华文明、普及科学的文物考古知识,与人民大众共享百年考古学发展积累的考古成果,努力使考古成果惠及民众、服务社会,为增强历史自信、文化自信作贡献。   馆内常设展厅7000多平方米,以“仓储式陈列,沉浸式体验”为特色。基本陈列以“历史中国 鼎铸文明”为主题,以绵延5000多年而不断裂的中华文明和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历程为展陈主线,以中国历史研究院珍藏考古研究所考古发掘出土文物标本精品和专题档案文献精华为主要展品,分为“文明起源”“宅兹中国”“大国一统”“和融万方”“民族觉醒”五个专题,重点展示从旧石器时代到近代不同时期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以及中外交流状况。   展览以严谨的学术研究为依据,传递最新的研究成果。农业起源、文明起源、夏商周断代工程、甲骨文、中国古代青铜器、中国古代都城、中国历史地理、中国古代治国理政思想与体系等,都是几代学者的学术研究积累。同时,专家学者近年来在丝绸之路、南岛语族、海疆问题等领域的学术前沿探索,也在展览中得以体现。   展览还适时嵌入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历史学、考古学方面贡献卓著的十余位学术大师的介绍,致敬他们的学养造诣与学术成就。同时,展览充分吸收了“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夏商周断代工程”的研究成果,并对这两项重大科研项目在展线上予以介绍。   博物馆是特殊的文化场所。贴近人民群众,就需要营造视觉、听觉、触觉等全方位的文化体验。沉浸式体验是我们在展陈策划中努力实现的目标。我们努力使用多种手段,营造恢宏的历史氛围。视频呈现、多媒体互动、场景模拟等方式,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更加鲜活地展现在观众眼前。   考古博物馆的建设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新尝试,是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考古学的重要举措。作为新时代考古工作者,我们有责任做好考古研究阐释工作,有义务把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更加清晰、生动、全面地呈现出来,更好发挥以史育人作用,让全世界更加深入了解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精神。 来源:新闻gmw

哈通社/阿斯塔纳/7月10日–哈通社为各位读者总结7月10日世界各地的节日、事件以及这一天在哈萨克斯坦历史上的重要事件纪录简报。 7月10日,星期日 7月10日是阳历一年中的第191天 (闰年第192天) ,离全年的结束还有174天。 世界各国/地区节日: 巴哈马独立日 巴哈马,全称巴哈马国,位于西印度群岛最北部,美国佛罗里达州东南海岸对面,古巴东北侧。1973年7月10日,巴哈马宣告独立(独立日、国庆日),为英联邦成员国。 毛里塔尼亚武装力量日 毛里塔尼亚伊斯兰共和国,通称毛里塔尼亚,是西非阿拉伯国家之一。与阿尔及利亚、西撒哈拉、马里、塞内加尔接壤。每年7月10日为毛里塔尼亚武装力量日。 尼古拉·特斯拉诞辰日 尼古拉·特斯拉,塞尔维亚裔美籍发明家,物理学家,机械工程师,电机工程师和未来学家。被认为是电力商业化的重要推动者,并因主要设计了现代交流电力系统而最为人知。在迈克尔·法拉第发现的电磁场理论的基础上,特斯拉在电磁场领域有着多项革命性的发明。尼古拉·特斯拉于1856 年 7 月 10 日出生。 这一天在哈萨克斯坦历史上: 1992年 阿拉木图市“十月革命50周年”体育场正式以摔跤手乔拉克的名字重新命名。…

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   “自己的宝贝还得自己识宝,自己不要轻慢了”,习近平主席念兹在兹。这些年,他经常在各种场合生动讲述文化瑰宝背后的中国故事,以珍贵文物为载体向世界展示“中国精彩”。   2023年5月,中国与中亚五国领导人“长安复携手”。在赠送给中亚国家元首的礼品中,有一件“何尊”。何尊是西周早期著名的礼器,器内底部有122字的铭文,其中一句“宅兹中国”,是已发现的“中国”一词的最早文字记录。 习近平主席深谙何尊之美,并以“尊”为礼,让世界了解“何以中国”。2019年5月,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他被造型浑厚、工艺精美的何尊吸引,细听讲解、认真端详。一年后,他在陕西考察时溯古言今:“‘中国’二字最早见于在陕西出土的青铜器何尊。”2022年,他亲自批准的建设项目——中国国家版本馆开馆,一批精品展览亮相,何尊熠熠生辉,彰显大国盛世风采。   瓷器,中华文明的另一张名片。   2019年5月15日,中国国家博物馆。在一个清新淡雅的花瓶前,习近平主席和外方领导人停下脚步,凝神观看。这是一个距今700多年的元青花的花瓶,图饰描绘的是中国古代四位才子王羲之、周敦颐、林和靖与陶渊明爱花的故事,故得名青花四爱图梅瓶。 习近平主席亲自讲解:“元代的青花瓶保存下来非常少,这件藏品可以说是陶瓷中的熊猫。”讲解生动有趣,让在场的外方领导人会心微笑。   泱泱中华,历史悠久,文明博大。立足人类文明看文化瑰宝,习近平主席有着深邃思考:要保护好文物,让人们通过文物承载的历史信息,记得起历史沧桑,看得见岁月留痕,留得住文化根脉。   2023年4月7日,广东广州松园白云厅。千年古琴奏响《高山流水》,中法两国元首一起欣赏。“高山流水,千年古琴奏的是千年绝唱,高山流水盼知音,是古代一个很优美的故事,俞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习近平主席信手拈来的介绍,给远道而来的外方领导人留下深刻印象。   2018年4月27日,湖北省博物馆,习近平主席与外方领导人共同欣赏曾侯乙编钟之美。闻名中外的曾侯乙编钟是世界上已发现的最雄伟、最庞大的乐器。时任湖北省博物馆馆长方勤回忆,在参观曾侯乙编钟时,习近平主席特别谈到编钟蕴含的礼乐文化和礼乐制度,有教化民众的作用,简明扼要指出了编钟的深刻内涵。 大国外交,沉潜着“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的深邃思索。西方观察人士由衷感叹,“习近平是一个讲故事的高手。特别是外交场合,他讲述的故事新鲜有趣、温馨而内涵深远”。   “大家都知道,中国有秦俑,人们称之为‘地下的军团’。法国总统希拉克参观之后说:‘不看金字塔,不算真正到过埃及。不看秦俑,不算真正到过中国。’1987年,这一尘封了2000多年的中华文化珍品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2014年春天,站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讲台上,习近平主席这样向世界推介秦朝兵马俑。 2016年,在秘鲁最大、最古老的博物馆出席中拉文化交流年闭幕式并参观“天涯若比邻——华夏瑰宝展”时,习近平主席又做了一回秦俑推介人。   “当时习近平主席指着秦朝兵马俑向库琴斯基总统介绍,这件文物来自中华文明的发源地,陕西,也是我的老家。他介绍时充满自豪。”在场的外方工作人员回忆,“习近平主席的介绍中,包含了一些特别的细节,比如尽管兵马俑是通过模具制造的,但每个兵马俑的样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可以看出,习近平主席对中国历史有着深入研究。”   如数家珍,自信自豪。   中华名片,闪耀世界。   制作精致、造型逼真的汉代鎏金铜蚕,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丰盈润物、执着奉献,见证了东西方文明“千丝万缕”的联系。2017年5月,习近平主席在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以鎏金铜蚕为佐证,讲述先辈2000多年前开辟古丝绸之路,打开中外友好交往新窗口的壮举。   2019年5月,由习近平主席倡导举办的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在北京举行。在同期举办的“大美亚细亚——亚洲文明展”上,体现环保设计理念的“中华第一灯”长信宫灯、出自战国时期工匠之手的曾侯乙尊盘等中国珍贵文物璀璨生辉。 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和平尊”被永久陈列在显要位置。这是联合国成立70周年之际,中国政府赠送给联合国的礼物。在赠送仪式上,习近平主席娓娓讲述:“‘和平尊’以中国古代青铜器中的‘尊’为原型。‘尊’取‘敬重’之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十分隆重的礼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