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一带一路”

  今年,是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十年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从谋篇布局的“大写意”发展为精谨细腻的“工笔画”,已经成为最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最大规模的国际合作平台,成果有目共睹。   作为古代丝绸之路起点和“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西安积极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不断扩大与相关国家和地区的合作,在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   即日起,西安报业传媒集团推出系列稿件,全方位展现西安牢记嘱托、勇担使命,更加主动融入和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打造活力迸发的内陆改革开放高地的生动实践。   9月末的一天,繁忙的西安国际港站驶出两辆列车:   向东而行,是一辆装载着总货值约480万美元的隆基绿能光伏组件的中欧班列长安号,它抵达青岛港后将换乘中远海运的班轮出海至比利时最大的港口城市安特卫普。   向西出发,是满载着汽车零部件、品牌化妆品的中欧班列长安号,驶往哈萨克斯坦……   从古丝绸之路上的“驼铃阵阵”,到如今在亚欧大陆奔驰不息的“钢铁驼队”,10年间,中欧班列“长安号”已成为亚欧大陆贸易的重要纽带,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力,成为西安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的生动实践。   “长安号”是一条纽带,也是一个缩影。   10年来,从欧亚经济论坛到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从世界文化旅游大会到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从全球硬科技创新大会到全球创投峰会……一场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丝路盛会选择在西安举办,这座古老的城市赓续千年丝路精神,以崭新姿态步入国际舞台,以饱满的热情、良好的状态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   西安深入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加强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不沿边、不靠海的千年古都,从内陆腹地变身为向西开放的前沿阵地。   深居内陆 联通世界   提升“一带一路”商贸物流枢纽能级   汽笛悠扬,车轮铿锵。   加拿大的龙虾、北大西洋的冰鲜三文鱼、泰国的小菠萝;哈萨克斯坦的啤酒、格鲁吉亚的红酒、吉尔吉斯斯坦的蜂蜜;义乌的精致小商品、西安产的新能源汽车……   品类繁多的生活生产用品通过中欧班列“长安号”实现了快速运输,西安市民足不出户就能买全球、卖全球、享全球。   2013年11月28日,西安国际港站始发首趟西安到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的班列;十年后,平均1小时40分,就有一列中欧班列“长安号”从西安国际港站驶出。截至9月底,“长安号”累计开行突破20000列,已经成为运行时效最快,智能化程度最高,线路辐射范围最广,服务功能最全,综合成本最低的“钢铁驼队”。   从最初开行量不足百列,线路单一,主要开往中亚方向;到如今长安号国际干线达17条,“+西欧”集结线路达21条,覆盖亚欧大陆45个国家和地区,构建了一条连接中亚、辐射欧洲腹地的物流大通道。   陆上班列奔驰,空中航线纵横。   今年以来,西安相继开通至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土库曼斯坦首都阿什哈巴德、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别的国际航线,成为全国唯一通航中亚五国的城市,“空中丝绸之路”不断织密。…

  中新网11月2日电(陈彩霞)2023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也是“一带一路”重要先行先试项目——中巴经济走廊启动十周年。   近日,巴基斯坦前驻华外交官、巴可持续发展政策研究所“一带一路”和全球治理区域研究中心主任哈桑·达乌德·巴特(Hassan Daud Butt)在接受中新网专访时表示,“一带一路”倡议对区域经济发展意义重大。中巴经济走廊在巴基斯坦构建起一条充满活力的发展带,带动巴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地区互联互通和一体化进程,堪称是帮助巴基斯坦实现经济发展与繁荣的“灯塔”。   中巴经济走廊:   “促进经济发展的灯塔”   十年来,在中巴经济走廊框架下,中巴携手推进一批能源、交通、基建项目相继落地。以走廊建设为中心,以瓜达尔港、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合作为四大重点领域,双方合作结出累累硕果,改善了巴基斯坦的经济和民生面貌。   “过去十年里,全球经历了各种挑战,包括新冠疫情、地缘冲突等,”巴特说道。“在充满挑战的环境中,“一带一路”倡议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帮助推动区域经济向前发展。” 瓜达尔港出入口的拱门。瓜达尔港是阿拉伯海沿岸的一座天然不冻良港,也是中巴经济走廊的南端起点。瓜达尔是巴基斯坦通往波斯湾和阿拉伯海的大门,距离霍尔木兹海峡仅400公里。中新社记者 刘关关 摄   巴特表示,中巴经济走廊在巴基斯坦构建起一条充满活力的发展带,带动巴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地区互联互通和一体化进程,堪称是帮助巴基斯坦实现经济发展与繁荣的“灯塔”。   他解释称,“一带一路”倡议推进了巴基础设施建设,将农村与城市连接起来,形成城乡协同、互联互通效应,为当地民众创造大量了就业机会,也为当地工业发展创造了条件。   巴特进一步指出,合作初期,巴中双方关于经济走廊建设的重点主要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等领域。比如,喀喇昆仑公路(又名“中巴友谊公路”)二期升级改造项目2020年全线通车,大大便利了当地民众的出行和沿途商贸往来。随后,能源成为双方合作的重点领域。此前,巴基斯坦不少地区面临缺电、停电的难题。随着越来越多巴中能源合作项目的落地,巴基斯坦逐渐从电力短缺国变成了电力富余国。   绿色成为“一带一路”底色   中巴人文交流潜力巨大   十年来,在共建“一带一路”过程中,中国始终注重推动绿色发展,在努力实现自身绿色发展的同时,与共建国家和地区开展了广泛的交流与合作。   “这个世界没有‘地球2号’,我们将一直生活在这颗星球上……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受影响最大的国家往往更缺乏应对气候挑战所需的资源,会加剧贫困从而引发混乱。”巴特称。“因此,我们应当理解中国为什么一直强调秉持绿色理念,推动中巴经济走廊、全球发展倡议绿色发展,当所有这些元素都汇聚到一起(并发挥作用),世界就会有美好的未来。” 卡洛特水电站位于巴基斯坦旁遮普省杰赫勒姆河上,是中巴经济走廊能源合作优先实施项目,也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下的首个大型水电投资项目。图片来源:中国三峡集团   巴特注意到,巴中两国已在绿色能源方面加强合作。双方合作的多个清洁能源项目采用了国际领先技术,展现了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技术实力和责任担当。中国为巴基斯坦的绿色发展,提供了重要帮助。…

总台记者看世界!大家好,我是总台亚欧总站记者王德禄。 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中亚是“一带一路”倡议的发轫之地。当前,中国同中亚国家各领域务实合作持续深化,中亚地区已成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示范区。 我个人曾在哈萨克斯坦最大城市阿拉木图工作十年,在此期间,我亲眼见证了“一带一路”倡议从提出到地区国家参与共建,再到收获成果的历程。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之前我走访过的几个令我印象深刻的“一带一路”项目,以及这些项目给当地带来的变化。 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建设 首先说能源合作,特别是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建设,为中国和地区国家共建“一带一路”奠定了坚实基础。 我曾参与报道了哈萨克斯坦南部城市齐姆肯特—中亚天然气管道二期项目开焊仪式,该项目建成,令哈萨克斯坦拥有了一套完整的供气网络,可以为577个居民点供应燃气。而在此之前,煤炭是哈南部地区的主要能源。当地居民代表别尔格诺夫说:“我们这个地区冬天都烧煤取暖,如果天然气管道项目能够实施,我们的家庭主妇们将告别和黑煤球打交道的日子,不再是每天都两手漆黑了!” 奥同克金矿的“亲情墙” 我要跟大家分享的第二个项目位于吉尔吉斯斯坦海拔1700米的崇山峻岭中。五年前,时任吉总统热恩别科夫启程访问中国并参加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前夕,总统办公厅组织记者走访了为该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中吉合资企业,其中一家就是奥同克金矿。奥同克公司负责开采吉第三大金矿,员工近千人,其中中方员工大约60人。按照相关规定,公司每生产1盎司黄金向吉方缴纳7.5美元社会基金。公司运营3年间,已累计缴纳社会基金400多万美元,用于修缮矿区附近市镇的学校、医院,关爱孤寡老人和助学。 卡姆奇隧道 第三个项目是乌兹别克斯坦的卡姆奇克隧道。隧道全长19.2公里,是安格连—帕普电气化铁路干线的重要路段。隧道建成前,如果乘坐火车往返乌首都塔什干与东部的费尔干纳盆地,必须经过塔吉克斯坦。2017年底,我们到安格连采访,走遍了四家规模较大的宾馆,总算找到了两个双人间。原来,参与当地各类项目建设的中国工人就住在这几家宾馆,占满了几乎所有房间。他们有的来自福建,有的来自四川,主要工作是安装生产线,完工后马上移交给乌方并回国。所以,还没看到卡姆奇克隧道时,我们就领略了中乌两国工人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劲头儿!在采访中,卡姆奇克隧道负责人卡德尔扎诺夫说,隧道的建设和安格连—帕普电气化铁路干线的建成圆了几代人的梦想。 最近几年,在中亚国家经常能听到“要想富先修路”的说法。2019年,首届里海经济论坛在土库曼斯坦西部城市土库曼巴什举行。时任土总统库尔班古力•别尔德穆哈梅多夫表示,铁路、公路、航空路线以及能源管道将地区国家连到一起,不同类别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为各国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这更是各国合作复兴丝绸之路的历史机遇。 阿利莫夫接受总台采访 我还记得,上合组织前秘书长、原塔吉克斯坦外长阿利莫夫曾说过,“一带一路”建设的特点是“共同”,共商、共建、共享让所有参与方得到了实在的好处。也正如哈萨克斯坦知名专家阿姆列巴耶夫在接受我们采访时所说,“一带一路”就是一条通往共同发展的道路。 以上是总台亚欧总站记者王德禄的观察。 源:红网

中国日报网北京10月16日电(记者 严玉洁)十年前,中国领导人在哈萨克斯坦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一带一路”合作由此发端。哈萨克斯坦驻华大使努雷舍夫日前在接受中国日报网书面采访时表示,“一带一路”倡议在短短十年间从一个构想发展成为在各领域协作开展的国际项目,祝愿该倡议取得更大成功。 哈萨克斯坦支持“一带一路”倡议 努雷舍夫指出,哈萨克斯坦是最先全力支持这一雄心勃勃、前景广阔的倡议的国家之一。如今,“一带一路”倡议已经成为真正的全球性倡议。迄今为止,已有150多个国家和30多个国际组织与中国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 十年来,“一带一路”倡议向世界证明,它能有效克服经济危机、抗击疫情以及在各领域建立商业联系。 据悉,2013-2022年,中国与共建国家进出口总额累计达到19.1万亿美元,与共建国家双向投资累计超过3800亿美元,其中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超过2400亿美元。这极大地促进了“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贸易往来,有助于增进发展中国家民众的福祉。 努雷舍夫对“一带一路”倡议获得国际社会认可表示祝贺,并祝愿该倡议取得更大成功。 哈中共建“一带一路”成果丰硕 去年,哈中两国元首宣布精心打造双边关系下一个“黄金30年”。努雷舍夫介绍,站在这一历史阶段,哈中双边合作已经在各领域取得令人印象深刻的成就,并积累了丰富经验。 他指出,哈中合作取得巨大成果,两国关系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建立了永久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为加强睦邻友好关系、进一步深化互利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努雷舍夫看来,“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合作在两国关系中具有特设而重要的地位。得益于“一带一路”框架下与中国协同作用所带来的巨大机遇,哈萨克斯坦发挥着重要的交通和物流枢纽作用,已经成为连接欧亚大陆与亚太地区的关键纽带。 他进一步表示,哈萨克斯坦“光明之路”新经济政策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成功对接,并在此框架下推进了各领域的联合项目。 在共建“一带一路”的这些年,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霍尔果斯-东大门”无水港、里海沿岸阿克套港、“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伊朗”新铁路走廊、“中国西部-欧洲西部”国际运输走廊等基础设施大项目已投入运营。 今年5月,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期间,启动了西安国际港务区的哈萨克斯坦物流中心项目。该物流中心将通过集装箱直达列车将各种商品、设备等货物运往中亚、伊朗、土耳其和欧洲等地。 总体而言,“一带一路”倡议推动哈萨克斯坦从内陆国家转变为连接亚欧的重要交通枢纽。除了提升交通物流能力和发展转运通道,双方还积极推进能源、工业、农工综合体以及哈萨克斯坦农产品出口方面的交流合作。 努雷舍夫说:“我欣慰地看到,‘一带一路’倡议已经成为哈中投资和经贸合作增长的驱动力。” “一带一路”倡议惠及世界 努雷舍夫指出,“一带一路”倡议自提出以来,就致力于在全球范围内促进经贸与投资合作。作为该倡议的发起者,中国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共建者分享了其优势和成果。该倡议的成功既体现在共建者数量的增加上,也体现在实施项目的质量上。 根据世界银行发布的报告,共建“一带一路”使参与方贸易增长4.1%,外资增长5%,让低收入国家GDP增长3.4%。到2030年,共建“一带一路”每年将为全球产生1.6万亿美元收益,占全球GDP的1.3%。2015年至2030年,760万人将因此摆脱绝对贫困,3200万人将摆脱中度贫困。 在努雷舍夫看来,在世界地缘政治局势迅速变化、全球经济剧烈波动、贸易保护政策盛行和供应链中断的背景下,“一带一路”…

  天津北方网讯:2023年国庆假期,来自天津的建设者们坚守海外“一带一路”项目施工一线,抢抓工期,保质保量,用节日里的加倍奋斗和坚守向祖国献礼。   在非洲大地上,天津华北地质勘查局核工业二四七大队尼日利亚纳萨拉瓦州伟晶岩型锂矿勘查项目组奋战正酣。这个国庆假期,正是项目组地质找矿突破的重要时间段。假期里每天清晨7时,项目组沐着晨曦深入矿区开展工作。“我们近期正在对一块10平方公里大小的矿区开展地质填图,每天都要顶着烈日,在密布荆棘的草原上穿行二十多公里……”项目经理黄小军与记者微信通话时这样说。事实上,不仅是烈日暴晒和蚊虫叮咬,尼日利亚的雨季也给项目组带来不小麻烦,很多时候都得冒着大雨开展工作,有时更要下到泥泞积水的坑槽中查看剖面,身上的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这个假期,项目组将加快工作进度,及早为下一步的物探、钻探等工作提供翔实的地质资料。“每逢佳节倍思亲,说不想家是假的,但是我们在这里的工作意义重大,所有的坚守都很值得。”黄小军说。   在中亚地区首条城市轻轨线路——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轻轨的施工现场,混凝土罐车、运料车来回穿梭,搅拌机、提梁机、龙门吊运转不停,切割机和钢筋碰撞出的火花格外耀眼,来自中建六局的建设者们坚守在岗位一线连续奋战,抢抓秋季施工黄金期奋力冲刺,因为阿斯塔纳冬季气温可低至-40℃,不利于施工。面对紧张的施工周期,这支平均年龄33岁左右的青年团队迎难而上,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推进项目建设,在“一带一路”的广阔舞台上闪耀着青春之光。   阿斯塔纳轻轨建成后两端通勤时间可缩短近一半,将成为哈萨克斯坦乃至中亚地区具有技术代表性的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目前紧邻哈萨克斯坦总统府、贯穿阿斯塔纳市的伊希姆河钢拱特大桥刚刚完成钢拱肋合龙,为阿斯塔纳轻轨工程快速推进奠定了基础。“我们要充分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为‘一带一路’精品基建工程持续贡献力量!”项目建设者邓正博说。   吉达机场维修机库项目位于沙特阿拉伯西部麦加省吉达市,当前该地区体感温度可达42℃。承建的驻津中铁十八局集团(沙特)有限公司建设者们忍受着高温“烤验”,坚守在一线岗位。“项目难度大,工期短,为了保住项目进度,我们正在夜以继日连续奋战。”吉达机场维修机库项目经理付东峰微信语音说。   吉达机场维修机库项目预计明年8月完工,落成后将成为中东区域最大且排名世界前列的飞机维修、保养、科研基地。何江龙是今年被分配到沙特工作的应届毕业生,今年8月份刚到沙特就一头扎到施工一线,跟着工友们学经验、学技术、长本领。当问到对海外是否适应、是否思念家人时,小何说:“现在虽然有一些不适应,也想家,但我年轻,能吃苦,我觉得自己能克服,我们要保质保量完成项目建设,添彩‘一带一路’建设。”(津云新闻编辑王舒瑶) 资料来源:北方新闻网

  新华社达卡9月10日电 综述:中孟人士热议“一带一路”倡议为孟加拉国发展带来重要机遇   新华社记者孙楠   “2023年‘一带一路’倡议在孟加拉国展会”8日至10日在达卡孟中友谊展览中心举行。展会期间,中孟人士热议“一带一路”倡议给孟加拉国发展和促进世界互联互通带来的重要机遇,认为未来中孟合作大有可为。   作为南亚首个同中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谅解备忘录的国家,近年来孟加拉国与中国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下合作硕果累累。在孟中企建设大量公路、桥梁和电力能源项目,参与建设污水处理厂、大学校园,进行河道整治、地表水处理等,至少带动55万当地人就业,在不同领域为促进孟经济社会发展、增进民生福祉作出积极贡献。   孟加拉国财政部经济关系局辅秘兼亚洲司司长侯赛因表示,“一带一路”倡议为解决孟基础设施不足,促进孟工业化发展,创造就业机会和提高民众生活质量提供了重要机遇。   孟加拉国商务部出口促进局局长阿赫桑表示,中国是孟加拉国最大贸易伙伴、外商直接投资主要来源地,也是孟制造业原材料的重要来源地。“孟中合作拥有巨大潜力。双方应继续共同努力,利用‘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机遇,实现互利共赢。”   孟加拉国中资企业协会会长柯昌良表示,孟加拉国人口多、市场需求大,而中国是基础设施建设大国,在电力能源、农业产业化、信息通信技术等领域具有优势,可以助力孟实现技术进步,为孟劳动力培训现代化技能,促进孟经贸可持续发展。   中国驻孟加拉国使馆临时代办严华龙表示,670余家在孟中资企业深耕当地市场,成为中孟经贸合作的重要推动力量,为孟产业结构升级、经济社会长期发展作出重要贡献。未来,在“一带一路”倡议引领下,中方将鼓励更多中国资金、中国技术、中国标准落地孟加拉国,推动中孟关系再上新台阶。   谈及“一带一路”倡议对于世界的重要意义,孟加拉国总理府投资发展局主席米亚表示:“‘一带一路’倡议给孟加拉国带来革命性变化,加强孟作为区域贸易网络中重要连接器的作用。我们应该利用‘一带一路’倡议建设一个更加繁荣、更加互联互通的世界。”   阿赫桑说:“过去十年,我们见证了‘一带一路’倡议对全球贸易和投资的变革性影响,孟加拉国也是这一进程的积极参与者。‘一带一路’倡议是国际合作的典范,为区域互联互通和经济一体化提供了新机遇。”   本次展会由中国驻孟加拉国使馆主办,孟加拉国-中国商业工业协会和孟加拉国中资企业协会协办。近60家在孟中资企业及孟当地企业、银行、政府机构等设立百余个展位展示“一带一路”倡议在孟成果。 来源:中新网

  塔吉克斯坦哈特隆州,绚烂的花朵从山坳里盛开,一路铺向远方。   由于光热条件良好,哈特隆州一直是塔吉克斯坦长绒棉的重要产区。在共建“一带一路”推动下,中国企业在当地投资成立了中泰(哈特隆)农业公司和中泰(丹加拉)纺织公司,并建成中亚地区规模最大、产业部门最全的示范性园区——中泰新丝路塔吉克斯坦农业纺织产业园。从棉花种植、皮面加工,到纺纱、织布、印染、成衣,产业园不仅带动了塔吉克斯坦棉花种植技术的提高和产业模式的发展,还助力塔吉克斯坦工业化发展。   “中国人带来了新的棉花品种、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   哈特隆州地处瓦赫什河的河谷地带,是塔吉克斯坦最富饶的土地之一,也是该国棉花种植的主要区域。尽管土地肥沃,水源充足,但当年由于水利设施年久失修,当地棉花的亩产量一度不到100公斤,农业现代化水平低成为当地农业发展的瓶颈。   针对当地废弃荒地多的现状,中泰(哈特隆)农业公司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完成了荒地开发改良和水利设施升级改造,将荒地改造成棉花种植田。公司还完成了棉田间滴灌工程、地膜加工等,实现了棉花种植全流程的机械化。   在中泰(哈特隆)农业公司的农场里,10万亩棉田一望无际。棉田上覆盖着具有保温作用的地膜,地膜下面是数万米的滴灌管道,从播种、覆膜、铺管、滴水施肥到最后的采摘,全部都是机械化管理。公司总经理王利江说:“塔吉克斯坦拥有优质的自然资源,我们将国内‘矮、密、早、匀’的先进棉花种植技术引进到这里,推动了塔吉克斯坦农业现代化进程。”   “现在与过去不同了。”丹加拉区乌考拉力村村民阿孜克罗夫说,中国企业的到来让当地棉农看到了现代化棉花种植的模样。“中国人带来了新的棉花品种、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让我们这里的平均亩产量一下子增加到350公斤,一开始我们都不敢相信。”   在推广先进农业技术的同时,中方也为当地培养了一大批现代农业人才。今年32岁的萨伊提2016年进入中泰(哈特隆)农业公司担任司机,工作期间他自学了中文,并且跟着公司的农业技术人员学会了棉花种植技术。如今,萨伊提已经是负责管理500公顷棉田的副场长,每个月的收入是此前的3倍。“中国企业改变了我的生活,让我有能力把弟弟送去中国学习,之前的不可想象成了现实,中国企业给我们带来了更加光明的未来。”   “产业园为塔吉克斯坦经济持续发展提供了动力和保障”   在中泰新丝路塔吉克斯坦农业纺织产业园三期成衣车间,人们很难不被眼前的制衣场景震撼:几百台整齐排列的缝纫机操作台前,女工们娴熟地进行裁剪和缝制,隆隆机声中,彩色的棉布很快变成一件件长袖上衣。   守恒古丽是车间里老资历的技术骨干。刚来时,她对纺织和缝纫技术一窍不通,在中国师傅的悉心帮助下,她如今是车间计件绩效最高的技术工人,还承担起了新员工培训工作。“这是我工作以来最开心和自豪的事情。”她羞涩地笑道,中国企业的工资和福利都很不错,很多亲朋好友都跟着她一起走出家庭,来这里工作。   见到一期纺织车间保全班长陶黑勒时,他老远就带着笑容用流利的中文和记者打招呼。“我以前只是个放羊娃,没有任何技术经验。”2015年,勤奋好学的他被选派到中国进行培训。除了纺织技术和机械操作等重点课程,他还积极学习中文,加强和中方专家的交流。几年来,陶黑勒已从曾经的放羊娃成长为技术骨干,“中国师傅们对我毫无保留,要不然我也不可能成长得这么快!”   记者在纺织车间看到,虽然有上百台机器在工作,但是工人数量屈指可数。产业园董事长陈旺介绍,产业园使用的是国际一流的全流程自动化生产线。“此前塔吉克斯坦的棉花加工量不到全国棉花产量的10%,产业园的成立,把棉花加工量占比提升到现在的15%—20%。”他告诉记者,这些加工出来的纯棉纱线质量达到国际一流水准,90%以上都销往海外市场,为塔吉克斯坦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外汇收入。   “我们与中国企业保持着紧密联系,也正在与劳动部门加强合作,为企业提供更高素质的劳动力。中国企业已经成为我们纺织业的样板企业。”塔吉克斯坦工业部轻工业司司长阿克玛尔·沙里波夫说,中泰新丝路塔吉克斯坦农业纺织产业园对国家农产品加工行业发展和贸易出口具有重大意义,已成为塔吉克斯坦出口创汇第一大户,“产业园为塔吉克斯坦经济持续发展提供了动力和保障,也为国家的工业化进程提供了丰富经验”。   “多亏了中国企业,我们的生活才越来越好”   离中泰(哈特隆)农业公司的棉田不到10分钟车程,喷赤河上的五级水泵日夜不休,滋养着哈特隆州吉利库的几十万人口和广袤的农田。8年前,这座年久失修的大坝已无法运转,让原本雨水匮乏的土地更加贫瘠荒芜:家庭用水根本无法正常供应,牧民们养的羊羔没有青草,只能吃旱地上的骆驼刺;缺少水源,农业难以发展,企业也不愿来投资,当地人的生活越来越拮据,青壮年只能选择远走他乡,艰难谋生。   “大家都说当时我们这片的‘特产’就是黄土和石头。坝上的水泵早已损坏,没人会修,也没钱修。居民喝水都成了大难题,不少人选择外出务工。”中泰(哈特隆)农业公司泵站副站长百迪耶夫·巴赫都勒以前是个电工,在朋友的介绍下,2015年他加入公司。   没有水,棉花种不了。中泰(哈特隆)农业公司下定决心要把水泵修起来。中方找了6名当地员工,维修水泵、更换管道,终于让五级水泵正常工作了。   “我家十几口人就住在附近,多亏了中国企业,我们的生活才越来越好。以前路上一棵树也没有,夏季最高温度达50摄氏度,出门连个阴凉处都找不到。你看看现在,眼前一片绿色。”顺着巴赫都勒手指的方向看去,记者仍难以想象当年这里寸草不生的景象。巴赫都勒说:“为了维持生计,很多当地居民以前都去投奔亲戚了。水泵修好以后,大家又陆陆续续回来了,种起了小麦、玉米等经济作物,重新盖起了房子。”   目前,五级水泵全部由中泰(哈特隆)农业公司出资保养维护。为了节约成本,中塔双方员工一起想办法,比如购买废料自己加工制作泵轴等。水资源则与当地社会共享,其中80%的水优先提供给当地居民作生活用水和灌溉用水,企业自用仅占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