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创新

  原标题:高质量发展看中国|陕西西安:科技创新大潮涌 开放发展“链”动能   央广网西安10月1日消息(记者 陈锵)9月28日上午,满载着165辆陕西制造汽车的X8489次中欧班列从西安国际港站缓缓驶出,一路向西开往俄罗斯首都莫斯科;   9月23日晚,杭州第19届亚运会开幕式上,西安企业诺瓦星云研发的视频显控技术,为全球观众带来了一场震撼视效体验;   9月12日,泾河之畔,秦创原1980泾造中心产业园项目(二期)进入竣工前的冲刺阶段,一众新能源、新材料入驻企业达产运营后,将实现年产值约60亿元……   产业建设蓄力、核心引擎搏动、创新动能奔腾,种种迹象表明,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的陕西西安,正发生着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   日前举办的2023欧亚经济论坛上,这座古都发力建设体现城市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扎实推进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成果已为外界所熟知。   时间回到几个月前,2023年陕西省政府工作报告中官宣西安获批建设综合性科学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双中心”),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如何打造现代产业发展的新引擎,科技与创新成为重要答案。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与欧亚经济论坛第十届盛会“双十”机遇叠加下,西安在创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西安实践中,以创新为核心,以现代产业为半径,已处于高质量发展的加速阶段。   量增质稳   高质量增长步履坚实   8月,比亚迪西安制造基地,一个个汽车零部件经过冲压、焊接和涂装工艺后,进入总装车间。随着比亚迪第500万辆新能源汽车正式下线,不断刷新的生产效率数字,彰显着西安制造的“加速度”。   20年与西安携手成长,比亚迪先后将业务落子到乘用车、商用车、电子、汽车金融、轨道交通和动力电池等全产业链上,推动西安汽车产业完成了一场“狂飙”。   2022年,西安汽车产业全年产值首次突破2000亿元,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百万辆,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新能源汽车产量第一城”。以比亚迪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体系的形成,推动着这个制造之都加速崛起。   不只是新能源,城市转型的过程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企业次第落地,推动西安实现产业结构跃迁,形成以创新为引擎、以高质量发展为方向的新质生产力。   在西安“双中心”建设核心承载区丝路科学城片区,城市“追光”正迈出轻快步伐。“一系列光子利用关键核心技术取得突破,让西安在光芯片研发生产上走在了全国前列。”中科创星科技投资有限公司创始合伙人米磊表示。   在陕西“追光”计划中,西安锚定光子产业这一“关键少数”,依托丝路科学城,形成先进激光与光子制造、光子材料与芯片、光子传感三大产业集群,打造全国光子产业原始创新高地和国家光子产业发展的主阵地。   产业是发展最生动的注脚。位于未来产业城,西部“最强大脑”——未来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正在发挥作用。项目首席运营官张云鹏介绍:“中心24小时内可完成数十亿张图像、10年左右的自动驾驶数据的处理,上线至今一直保持95%以上的使用率,已链接生态伙伴180多家。”   作为首批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开放创新平台,该中心将通过构建基于昇腾全栈国产化框架的人工智能生态圈,助力西安打造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的样板城市。…

8月26日,在2023世界清洁能源装备大会开幕式上,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正式向德阳授予“中国装备科技城”称号。这标志着我省在西部(成都)科学城、中国(绵阳)科技城的基础上,再添一个高等级科技创新平台。 作为我省“新晋”科创平台,建设中国装备科技城将为四川带来什么?记者从三个问题出发,在大会内外寻找答案。 为何要建? 国省战略所需 产业发展所需 从国家层面来看,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大背景下,国际局势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增加,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存在产业基础薄弱、产业发展环境待优化等问题。因此,加快推动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势在必行。 “中国装备科技城的建设为我国装备制造业提供了全新的机遇。”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二级研究员、原副院长孙福全认为,中国装备科技城是我国装备制造业领域的一个重要科技创新承载地,通过打造一批高能级创新平台、攻克一批“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引育一批头部企业、转化一批优秀科技成果、集聚一批优质创新人才、形成一批先进建设经验,能够为推动我国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支撑。 从全省层面来看,省委十二届三次全会对全省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作出系统谋划,明确提出“支持建设高端装备科技城”。 “四川将装备制造列为六大优势产业之一,加以培育发展。经过多年努力,四川已成为全国三大动力设备制造基地之一,2022年装备制造产业营业收入超过9000亿元,建设中国装备科技城正当其时。”经济和信息化厅总经济师袁冰表示,四川力争到2027年,装备制造产业营业收入突破2万亿元。建设中国装备科技城,将进一步推动该目标的实现。 为何是德阳? 产业优势明显 构筑成德绵“科创走廊” 大会期间,记者反复听见一句话——“中国装备科技城将呼应西部(成都)科学城、中国(绵阳)科技城,推动成德绵三地共建‘科创走廊’,支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先行省建设。” 中国装备科技城为何落地德阳?产业优势明显是首要原因。 近年来,德阳将装备制造业作为全市的主导产业之一大力推进,全力构建“源网荷储”全产业体系,推动装备制造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数据显示,德阳发电设备产量世界第一,石油钻机出口全国第一,15个清洁能源装备产品市场占有率国内第一,良好的产业优势为建设中国装备科技城提供了支撑。 同时,中国装备科技城也将重塑德阳区域经济地理。“中国装备科技城落地德阳,将进一步构筑成德绵‘科创走廊’。中国装备科技城将联动西部(成都)科学城、中国(绵阳)科技城,共同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主引擎,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与会嘉宾分析说。 “中国装备科技城将进一步促进成德两地的协同创新,加速两地科技成果转化落地,为成德高端能源装备集群下一步冲刺‘世界级’奠定基础。”经济和信息化厅装备工业处相关负责人说。 未来怎么建? 明确“一城六园”空间布局 建设“三大中心”…

“中国经济社会拥有巨大的创新活力。时隔4年再次访问中国,我深切感受到这一点。”新西兰—中国关系促进委员会主席、新西兰前驻华大使麦康年日前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他期待不断深入了解中国,并致力于促进新中关系发展。   新西兰—中国关系促进委员会成立于2012年,是新西兰政府智库。今年5月,麦康年率该委员会代表团访问北京、上海、深圳等地,深入了解中国政治、经济、环境等领域的发展变化。他表示:“中国的发展和进步日新月异,如果不亲眼看到这些变化,就很难真正了解中国。”   在访问过程中,中国新能源汽车给麦康年留下深刻印象。他认为,中国城市里的“绿牌车”数量越来越多,在新能源汽车产业等方面的领先优势日益突出,充分说明中国高度重视绿色低碳发展。   “新能源汽车是中国创新发展的标志之一。”麦康年认为,完善的基础设施和教育体系是中国工业发展的两大优势。一方面,先进的基础设施让中国产品从内陆工厂运至港口的费用和时间大大减少;另一方面,中国拥有世界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确保了本土工程师、技术人员等人才供应充足。   麦康年表示:“通过此次中国之行,我真切感受到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他举例说,中国国内旅游业快速复苏,仅“五一”假期,上海接待的游客就超过1500万人次,同时带动了消费和相关产业的增长。   中国和新西兰互为重要合作伙伴,明年将迎来中新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10周年。麦康年认为,新中关系长期稳定发展,成为不同社会制度、历史文化、发展阶段国家友好关系的典范。新西兰创造了中国同西方发达国家关系中的多个“第一”:第一个与中国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第一个加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第一个同中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协议。中国连续多年成为新西兰最大贸易伙伴,两国关系实现长足发展,给两国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麦康年认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具有独特的凝聚力,将不同国家、地区联系起来,实现共同发展,这是该倡议吸引新西兰的主要原因。他表示,新西兰与中国虽然社会制度不同,但能求同存异,两国关系具有建设性,“我们将继续致力于推动新中关系发展”。 来源:中共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