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China

在中国被关押三年的澳大利亚记者成蕾,周四在澳大利亚领事探视期间罕见地公开了一条信息,表示想念自己的孩子,也想念阳光,并透露了其他细节。 澳洲外长黄英贤(Penny Wong)今天周五8月11日说,她已在东盟峰会期间向中国外长王毅询问了成蕾和另一位澳大利亚公民、作家杨恒均的情况,后者也在中国以不为人知的方式被监禁。 澳洲外长今天在一份声明中说:”澳大利亚一直在为程蕾女士辩护,并呼吁按国际准则维护正义、程序公正和人道待遇的基本标准。她强调说:”我们将继续支持程女士及其家人,捍卫她的利益和福祉”。她说,澳大利亚整个国家都希望看到程女士”与子女团聚”。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周五在一份书面声明中告诉法新社:我们希望澳方尊重中国的司法主权,不要对中国司法机关依法办案进行任何形式的干涉。中国外交部还表示,成蕾案正在”严格依法”处理。并称,程女士的权利得到了充分保护。 在成蕾入狱三周年前夕,澳洲媒体和成蕾的朋友尼克-科伊尔(Nick Coyle)在推特上分享了成蕾发出的信息。她在这个信息中说:”最重要的是,我想念我的孩子们。 成蕾还说,我也”想念阳光”。”阳光透过牢房窗户照进来,我一年只能在阳光下站10个小时”,她补充说:在三年里她没有见到过一棵树,被褥也只能一年更换一次……。去年,成蕾女士的伴侣对她在狱中出现的”一系列健康问题”表示严重关切。 澳籍华人成蕾曾在中国官媒英语电视台CGTN工作,于2020年8月被拘留。她是两个孩子的母亲,被捕时,她的孩子分别为 9岁和 11岁。中国政府以”向境外泄露国家秘密罪”对她提起诉讼,但未透露更多细节。 今年3月,成蕾在澳大利亚大使无法出席的情况下接受了秘密审判。但判决被延时。 资料来源:rfi 新闻

拜登行政当局周五(8月11日)表示,美国和中国将批准把航空公司在两国间获准执飞的客运航班数量增加一倍,这是世界两大经济体之间开始合作的罕见迹象。美国运输部(USDOT)表示,从9月1日起,将允许飞往美国的中国客运航班数量增加到每周18个,并从10月29日开始从目前的12个增加到每周24个班次。美国运输部表示,中国政府将同意允许美国的航空公司增加同样多的班次,这证实了路透社(Reuters)早些时候报道的这一决定。这项协议是在北京和华盛顿在许多方面发生争执的背景下达成的。宣布这一协议之前,中国周四对更多的国家宣布取消COVID-19大流行时期对团体出境游的限制,其中包括美国、日本、韩国和澳大利亚等主要市场。美国运输部表示,第一批增加的航班获准从9月1日开始,“以满足学年开始前后预期的需求增长”。消息人士称,预计美国的航空公司不会立即启用每周获批的所有的18个航班。中国驻华盛顿大使馆要媒体向中国有关部门问询有关具体细节,但表示“直航对于增加中美两国人民之间的互访至关重要,我们希望恢复更多航班将有利于两国之间的人员流动和贸易。”美国运输部表示,在安东尼·布林肯(Antony Blinken)国务卿6月份访华后,美国运输部和美国国务院与中国官员的持续接触“使这一重要进展成为可能”。“我们的首要目标是改善环境,使双方航空公司能够充分行使其双边权利,以保持竞争平衡以及美中航空公司之间的公平与平等机会,” 美国运输部周五在其批准令中表示。中国国际航空公司(Air China)周四在提交给美国运输部的文件中表示,该公司正在寻求许可在北京和洛杉矶之间增加一个新的每周航班。中国东方航空(China Eastern)、厦门航空(Xiamen Airlines)和中国南方航空(China Southern)也有飞往美国的定期航班,而美国联合航空(United Airlines)、美国航空(American Airlines)和达美航空(Delta Airlines)目前也运营飞往中国的客运航班。美联航周五表示,将根据协议扩大两国之间的航班,恢复飞往北京的航班,并重新开启飞往上海的每日航班。行业组织美国航空协会(Airlines for America)表示“支持随着乘客需求随着时间不断增加而逐渐重新开放美中航空服务。今天修改后的准飞令确保了美国的航空公司在市场上竞争的公平与平等机会。”即将恢复的每周24个航班的数目只是2020年初因COVID-19大流行而实施限制之前双方允许的150多个往返航班的一小部分。5月3日,美国运输部曾表示将允许中国的航空公司将美国客运服务增加到每周12个往返班次,与北京允许美国的航空公司执飞的航班数量相同。在此之前,中国的航空公司每周只允许八个班次。美国的航空公司指出,他们不能飞越俄罗斯领空飞往中国,这使得一些航线路程更长。路透社6月份报道称,中国的航空公司执飞新批准的往返美国的航班时避开飞越俄罗斯的领空,但其他航班仍然使用俄罗斯领空。 来源:美国之音中文

华盛顿 — 美国总统拜登周四(8月10日)在谈到中国经济状况和经济挑战时将中国称为一枚正在“滴答作响的定时炸弹”。中国官媒新华社一天后发表评论文章回应称“中国经济回复向好”,并称“唱衰中国,只会在事实面前反复碰壁。” 拜登总统是在犹他州帕克城(Park City)的一个竞选筹款活动上说这番话的。 拜登在讲话中提到了中国经济增长减速,失业率飙升到历史记录和老龄化日益严重等问题。他认为,中国在许多方面就是一颗定时炸弹。更为严重的是,拜登说,中国“有一些麻烦,这很不好,因为那帮坏家伙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就会做坏事。” 拜登通过直白而尖锐的方式批评中国和中国领导人不是第一次。今年六月,他在加利福尼亚州的一次筹款集会上就直呼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是一个“独裁者”。他的这个动作似乎与当时美中两国关系的大背景很不协调。 今年二月飘入美国领空的中国高空间谍气球被美军击落的事件导致美中关系急速恶化,两国高层接触中断。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双方才实现了高层接触。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财政部长耶伦、美国气候特使克里和商务部长雷蒙多接连访问北京,构成了一个专家们所说的两国关系改善的“小阳春”。 就在这个时候,拜登公开点名谴责习近平为独裁者引起中国方面的强烈不满。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记者会称这种做法“极其荒谬,且不负责任,” 违反“外交礼节和中国政治的尊严,”“是公开政治挑衅”。 拜登在周四讲话时还向听众保证,说他正在寻求与中国保持 “理性关系”。他说,他并不想伤害中国。 对拜登的言论,中国官方尚未作出任何反应。 不过中国官媒新华社星期五发表题为“唱衰中国,只会在事实面前反复碰壁”的评论文章,文中称,“中国经济从来都是在攻坚克难中发展、在风雨洗礼中成长、在砥砺奋进中壮大。中国对风险挑战有着清醒的认识,中国宏观政策工具箱里仍有足够的选项。” 文中还指,唱衰中国的论调“是意识形态的心魔在作祟:无法坦然面对国际力量格局的深刻变化,企图通过散布消极言论动摇对中国的信心,阻碍中国发展的脚步。” 拜登周三签署总统行政令,批准了禁止美国企业在电脑芯片等敏感技术方面投资中国。这是美国政府在限制对华科技出口方面采取的最新措施。中国企业界对这一新措施感到紧张,认为这将意味着中国很难再从美国方面获得新的精密机床,假以时日中国与美国的差距将不断拉大。 今年以来,中国官方公布的一系列数据显示,人们广泛期待的疫后强劲复苏不但毫无踪影,反而进入了1980年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最严重的经济萧条。中国企业利润持续下滑,失业问题积重难返,进出口急剧萎缩,消费端和生产端都出现了严重的通缩现象。 中国央行周五公布的七月银行发放贷款数据出现断崖式下跌,显示之前中国当局采取的几乎所有的刺激经济措施都已经失败。消费者和企业在各种压力之下已经失去了贷款的勇气。 来源:美国之音中文

英国国会情报暨安全委员会7月13日发布“中国报告”,其中提到中国的政治经济影响力不仅是严峻挑战,更会对自由民主体系构成生存威胁,英国应该採取果断行动。 中央社报道:该报告指出,中国的规模、野心和能力已让它得以深入“英国经济每一个领域”。尽管试图发挥影响力是正当目标,但中国的作为“已逾越界线”。 报告指出,中国有野心成为让其他国家依赖的全球科技和经济强权,而这对英国构成“最大风险”。中国寻求对各领域菁英和决策者发挥影响力,并透过秘密和公开手段谋取资讯以及智慧财产。 英国国会情报暨安全委员会警告,由于英国与美国关系紧密、英国在各国际组织的地位以及形塑国际舆论的能力,英国是中国间谍和干预活动的重要目标。 监督政府情报和安全事务的英国国会情报暨安全委员会由上、下议院议员组成。从2019年发起相关调查,并在今年5月将报告送交内阁办公厅和首相府审查后,委员会13日发布报告全文,含案例研究及附录总计超过200页。 委员会主席、保守党籍下议院议员路易斯(Julian Lewis)指出,这份报告广泛探讨中国对英国构成的国家安全威胁,并对学术教育、科技和产业、民用核能等3个领域进行较深入分析,呈现历届委员会调查成果。调查过程中,委员会广泛听取情报单位与中国事务专家的意见。 该报告还提到,中国的情报体系“几乎可以确定是全球最庞大”,有数十万非军职情报人员可供用于针对英国及其利益进行大规模、强势的情报工作。除了人力情报,中国的网路间谍活动也实力可观,且能力日益精进。 中国的“举国体制”(whole-of-state)让问题更为棘手。报告指出,中国的国营、非国营企业,以及学术、文化机构,甚至一般中国民众,无论自愿与否,都有可能被吸收涉入海外的间谍和干预活动。 报告大量篇幅涉及中国在英国经济、科技、学术界的渗透、收编和情汇活动,并对英国政府及情报安全单位作出严厉批评。 报告认为,中国显然成功利用历任英国政府发展英中经济连结的政策,谋取自身战略优势:在COVID-19(2019冠状病毒疾病)全球疫情爆发前,英国政府往往乐于接受来自中国的金钱,不多过问。 资料来源:rfi 新闻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上月接待巴勒斯坦总统马哈茂德·阿巴斯(Mahmoud Abbas)时提到,愿为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和谈发挥积极作用。专家表示,中国在为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实现和平的努力,很高机率将会以失败收场,但可能会形塑出美国在该地区的影响力正在减弱的形象。 今年3月,中国在沙特阿拉伯和伊朗之间促成了一项和平协议,恢复了两国自2016年中断的外交关系。现在,北京正试图在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复制这项成就。由美国斡旋的以巴谈判自2014年以来一直被冻结。 中国驻华盛顿大使馆发言人刘鹏宇周三对美国之音韩语组表示:“我相信中国已准备好在促进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和谈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以色列总理本杰明·内塔尼亚胡透露,北京已邀请他本月进行正式访问,但并未指出具体日期。 华盛顿智库史汀生中心“重塑美国大战略计划”资深研究员罗伯特·曼宁(Robert Manning)表示,沙特与伊朗的缓和已经持续了数月,这使得北京更加有底气。 他又说,沙特主要也想利用中国向美国传递信息,并增加对美国的影响力。相较之下,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和谈显得机会渺茫,不过北京的努力似乎是想表明美国在中东的霸权正在迅速衰落。 习近平6月在北京向阿巴斯提出巴以和谈的建议,并称支持两国解决方案。该方案包括建立一个以1967年边界为基础、以东耶路撒冷为首都、享有完全主权的独立巴勒斯坦国。 在两国解决方案中,约旦河西岸的数千名犹太定居者将不得不离开,将部分土地让给巴勒斯坦人。 前美国国安会总统特别助理和东亚事务高级主任、乔治城大学“美中全球议题对话计划”高级研究员伟德宁(Dennis Wilder)直言:“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对峙的情况没有改变,中国促成和平协议的可能性在0到5%之间。” 以色列军队上周对约旦河西岸城市杰宁的巴勒斯坦难民营发动了自2002年以来最大规模的袭击。 伟德宁说,几十年来,美国和其他国家多次尝试寻找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但这些尝试都失败了,中国也不会得逞。 英国智库查塔姆研究所中国问题高级研究员余杰表示,中国要调解巴以冲突,建立中立调停者的角色,那就需要更深入地了解该地区,然而中国并没有足够的中东问题专家。 专家表示,北京有兴趣介入中东敌对势力之间的斡旋和谈,是因为对石油进口的需求以及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加深经济联系的动机。“一带一路”倡议是一项遍布全球的大型基础设施项目。 伟德宁说:“中国近一半的石油供应来自中东,因此区域稳定对中国有利。另一方面,“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也需要和平的环境。” 他补充指出,不过中国没有能力取代美国成为该地区的安全保障者,也没有证据表明它正在寻求这一角色。 来源:美国之音中文

“中国经济社会拥有巨大的创新活力。时隔4年再次访问中国,我深切感受到这一点。”新西兰—中国关系促进委员会主席、新西兰前驻华大使麦康年日前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他期待不断深入了解中国,并致力于促进新中关系发展。   新西兰—中国关系促进委员会成立于2012年,是新西兰政府智库。今年5月,麦康年率该委员会代表团访问北京、上海、深圳等地,深入了解中国政治、经济、环境等领域的发展变化。他表示:“中国的发展和进步日新月异,如果不亲眼看到这些变化,就很难真正了解中国。”   在访问过程中,中国新能源汽车给麦康年留下深刻印象。他认为,中国城市里的“绿牌车”数量越来越多,在新能源汽车产业等方面的领先优势日益突出,充分说明中国高度重视绿色低碳发展。   “新能源汽车是中国创新发展的标志之一。”麦康年认为,完善的基础设施和教育体系是中国工业发展的两大优势。一方面,先进的基础设施让中国产品从内陆工厂运至港口的费用和时间大大减少;另一方面,中国拥有世界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确保了本土工程师、技术人员等人才供应充足。   麦康年表示:“通过此次中国之行,我真切感受到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他举例说,中国国内旅游业快速复苏,仅“五一”假期,上海接待的游客就超过1500万人次,同时带动了消费和相关产业的增长。   中国和新西兰互为重要合作伙伴,明年将迎来中新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10周年。麦康年认为,新中关系长期稳定发展,成为不同社会制度、历史文化、发展阶段国家友好关系的典范。新西兰创造了中国同西方发达国家关系中的多个“第一”:第一个与中国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第一个加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第一个同中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协议。中国连续多年成为新西兰最大贸易伙伴,两国关系实现长足发展,给两国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麦康年认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具有独特的凝聚力,将不同国家、地区联系起来,实现共同发展,这是该倡议吸引新西兰的主要原因。他表示,新西兰与中国虽然社会制度不同,但能求同存异,两国关系具有建设性,“我们将继续致力于推动新中关系发展”。 来源:中共人民网

回忆起同习近平主席会见的情景,加尧姆眼神里闪烁着兴奋:“那次会见的气氛非常友好,双方共同回顾了马中关系的发展历程,希望两国关系的未来发展更具活力。习近平主席的访问开启了两国关系新的友好时代。”2014年9月14日至16日,习近平主席对马尔代夫进行国事访问期间,会见了马尔代夫前总统、改革运动党创始人穆蒙·阿卜杜勒·加尧姆。   加尧姆认为:“习近平主席非常关注人类前途命运。实践已经证明,习近平主席的远见卓识和敢于作为,在促进中国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也惠及了包括马尔代夫在内的其他国家。”   2018年8月,中马友谊大桥建成通车。这座双向四车道大桥,全长约2000米,实现了马累岛、机场岛和胡鲁马累岛的连接。旅客从机场岛到首都马累无需乘坐渡轮,省时又省力,还不受天气影响。“中马友谊大桥的通车,改善了马尔代夫人民的生活。”加尧姆说,从中马友谊大桥、大量居民住宅到正在建设中的机场航站楼,中国的帮助给马尔代夫带来了极大变化。   加尧姆长期关注中国发展,他表示:“在习近平主席领导下,中国发生巨大变化,各项事业取得非凡成就,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与日俱增,这对中国以及世界其他国家来说都极其重要。”他还表示,中国重视基础设施建设,鼓励技术创新,强调提升民众生活水平,让数亿人成功脱贫;同时,中国经济占全球经济比重稳步提升,在国际产业分工体系和供应链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我对中国未来的发展非常乐观,充满信心。”   中国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为解决国际热点问题努力劝和促谈,加尧姆对此赞许有加。“中国成功促成沙特与伊朗恢复外交关系,这对实现中东和平安宁意义非凡。中国倡导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展示出中国人民爱好和平、寻求合作的良好形象。”加尧姆说,“真正的多边主义,意味着国家不分大小强弱,应该有事一起商量着办,这对未来的世界格局非常重要。”   加尧姆是中马友好交往的见证者与亲历者。他回忆说:“上世纪60年代我在埃及留学时,就结交了中国留学生朋友。那时,我们用阿拉伯语交流,听他们介绍中国历史和发展变化,我从那时候起就开始更加关注中国。”在加尧姆担任马尔代夫总统期间,中马关系平稳发展,两国在经济、技术、文化等多个领域签订合作协议。   加尧姆曾两度以总统身份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两次登上长城。“那是我人生的难忘经历。我还清晰记得一句话:不到长城非好汉。”加尧姆表示,习近平主席提出全球文明倡议,强调要共同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共同倡导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共同倡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共同倡导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这对于世界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历史悠久,文明绵延千年。中国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值得其他国家学习借鉴。   “马中两国始终相互尊重、相互支持,马政府坚定奉行一个中国原则。我对中国取得的发展成就充满敬意。相信在习近平主席的领导下,中国的和平与发展事业将取得更大成就。”加尧姆说。 来源:世界人物

新华网长沙7月13日电 2023中国新媒体大会国际传播论坛12日下午在湖南长沙举行,论坛以“讲好中国故事 共塑中国形象”为主题,围绕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分享做法和经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不断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   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党组书记、总裁尚博英发表主题演讲,以下为部分演讲实录: 为了落实全球文明倡议,“深圳故事”城市文明交流传播计划应运而生。作为该计划的“第一响”,6月21日,“深圳故事”主题推介活动在北京举办。   活动包括“深圳故事”城市文明交流传播计划启动仪式、舞剧《咏春》演出、端午节文化体验、深圳本土品牌展示等等。在落地过程中,我们着力为国际传播探寻出新的空间。   一是“以人为本”传递中国主张和共同价值。活动通过“脱口秀”演讲向外宾介绍三位深圳人,由此展开阐释“什么是深圳故事”。切口小、细节多,外国嘉宾反映十分正面。故事视频也在海外平台发布,取得优于过往的传播效果。这说明,国际传播就像“朋友聚会”,要多谈谈具体的人和事,谈谈大家的兴趣爱好,也能让人更有亲近感,聚焦共同价值,有助于传递中国主张。   二是打造兼具价值与审美的国际传播场景。我们利用场地打造了兼具国风、科技、时尚之美的现场,链接《咏春》观影体验,让“深圳故事”更加具象化。“可知、可感、可及”有利于展现“可信、可爱、可敬”,“沉浸式体验”是展示中国形象很有效的途径。   三是强化国际渠道联盟建设。近年来,我们除了依靠深圳卫视国际频道和“直新闻”矩阵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外,还形成了“多圈层”的渠道联盟。从港澳台媒体、东南亚媒体到欧美媒体,再到众多出海的深圳企业,都与我们达成合作。拓宽中国声音“音域”,需要更多的“合唱团”。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主流媒体的角色和功能正发生着变化,成为公共外交中重要的行为主体之一。“深圳故事”,让我们发掘出更大的行动空间。而在融合发展中,我们培养了一支过百人的涉外报道的“新闻铁军”,拥有一批深谙国际传播规律的人才;同时也锻造了一支大型活动“创意执行的队伍”,这是我们面对国际传播新机遇的宝贵智慧的资源。 来源:中国新闻网

华盛顿 — 中国今年6月的出口以三年前新冠病毒疫情爆发以来最快的速度下跌。在中国及全球经济疲软之际,这一发展对中国政策制定者祭出更多的刺激措施构成越来越大的压力。 中国海关星期四(7月13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6月的出口继5月份同比下降7.5%之后,持续同比下跌12.4%,比预期的更糟糕。同时,进口也收缩了6.8%,远高于预期下跌的4%以及5月份实际下跌的4.5%。 路透社援引分析人士报道说,全球对商品需求的下降将继续拖累中国的出口,未来将持续下跌,可能到年底才能触底。不过分析表示,好消息是,海外需求减弱的最坏时段可能已经过去。 报道表示,中国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吕大良将出口持续下跌归咎于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全球贸易投资放缓、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和地缘政治等风险上升,外需减弱等等。 在中国所有贸易伙伴中,今年上半年对海外最大市场美国的出口下跌得最多,而对俄罗斯的出口则激增。 由于出口占中国经济的五分之一,而至今仍无改善的房地产业占经济的约三分之一,中国经济只是在今年第一季度出现昙花一现的反弹,前景变得更加暗淡。 中国突然取消疫情严厉封控后出现的第一季度短暂的经济回升逐步失去了势头,迫使分析师们下调对今年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期。 美国消费者新闻及商业频道CNBC报道说,周四的贸易数据再次表明,中国领导人将无法完全依赖外部因素来重振失去动力的经济增长。而6月份的进口也比预期严重,反映了中国的内需也在下跌。 来源:美国之音中文

随着美中竞争以及两岸冲突日趋升级,台湾议题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那么,究竟台湾海峡会不会爆发战争?若是中国入侵台湾,解放军的攻台时间点又会是什么时候呢?本周三,美国学界便针对上述问题进行了讨论。 随着台湾总统大选即将在明年初展开,台海安全问题再度成为各界关注焦点。7月24日,台湾将进行年度汉光39号实兵演练,台湾的国军将实际操演如何应对中国可能的侵袭,台湾的各县市也将在同一时间演练如何进行防空演习及疏散避难。 与此同时,本周三,美国华盛顿智库哈德逊研究所(Hudson Institute)也召开了研讨会,与会学者针对中国的攻台时间表进行了讨论。 会上,海曼资本管理公司(Hayman Capital Management l.p.)的创始人凯尔·巴斯(Kyle Bass)认为,在不远的将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有高度可能性会决定出兵台湾。巴斯指出,北京当局自2020年以来,修改了众多法律整合国内资源,同时也透过石油进口多元化、加大黄金储备、增加粮食存量等作法,为对台出兵做准备。 美专家:中国攻台第一步是切断台湾对外通信 巴斯分析,若是台海战争爆发,中国的首要目标便是对台湾实施信息封锁,这是中国从俄乌战争中学到的一课:“如果中国攻打台湾,信息控制会是关键,中国共产党很常提到切断台湾与世界的信息流动很重要。在联合利剑演习之前,中国将台湾岛与马祖之间的电缆切断,由此你就可以知道中国的意图为何。” 巴斯认为,中国如今出现屏蔽经济数据的状况,这也是在为武统台湾做准备:“我们现在只能拿到习近平核准后的经济数据,我们拿不到其它资料,这是一种战略,尽管我们知道中国的青年失业率达到20%、中国的经济表现不佳,但习近平不想要西方媒体对于中国的经济问题不断报道,因此他决定直接把数据隐藏。” 专家:习近平的攻台决定不会出于理性 巴斯从金融趋势分析指出,中国很可能将在未来的12到18个月攻台:“中国希望在被侦查到之前便开始攻击,因此我认为,中国攻台的时间会比想像中的快。” 中国会在什么时间攻台,各方有不同的看法。美国空军一位上将在一份泄露的内部文件中预测,2025年美国与中国将为台湾开战。去年10月,美国海军的一位将领预测,美国军队最早需要在今年为与中国发生潜在冲突做好准备。另外,美国前印太司令部司令最近也表示,他坚持认为中国会在2027年前入侵台湾。 巴斯还谈到,在武统台湾的议题上,习近平不是理性行为者,换言之,尽管攻打台湾会拖垮中国经济并危害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声望,习近平还是会一意孤行。同时,巴斯也认为,统一台湾不会是北京当局的最终目标,台湾只会是中国将影响力扩张至东南亚以及太平洋岛国的垫脚石。 资料来源:自由亚洲电台新闻